冬季干燥,我们每天贴面膜都是干干的皮肤,出去风一吹就前功尽弃了,除了皮肤,我们的肺部也是干燥的,肺干燥有哪些表现呢,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天气比较干燥,早晚的温差也比较大,在这样的季节里,养生达人建议大家多吃的润肺的食物,那肺干燥喝什么好?接下来小编便要为大家介绍肺干燥喝什么好。
一、肺干燥喝什么好?
(一)罗汉果五花茶
秋季喝凉茶就不要全部选择清热解毒的,而应选择清润养肺的。看成分罗汉果比较适合秋季降火之用,另外还有竹蔗、玉竹以及麦冬都非常适合秋天饮用。罗汉果五花茶具有去痰火除燥咳等功能。一般放凉饮用,在天气转换时喝最为适合。同时此茶味道中带有5种干花的浓郁花香口感不错。
原材料:红糖金银花、葛花与鸡蛋花、木棉花和槐花
制作方法:将罗汉果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同红糖与金银花、葛花、鸡蛋花、木棉花和槐花一起放入汤锅中。在汤锅中加入冷水,先用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慢慢煮约2小时。待锅中余下的汤水仅剩下1/3时,将料渣滤除即可。
(二)胖大海茶
中医认为胖大海主要有两大功能够:一是清肺利咽,二是清肠通便。它常用于感冒咽痛、干咳无痰、慢性咽炎以及热结便秘等症。风热感冒常常会引起咽喉肿痛,每次泡上1~2枚胖大海,代茶饮3~5天,能够够缓解咽喉不适。胖大海茶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
原材料:胖大海3枚以及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胖大海用温水洗净,再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
(三)橄竹梅茶
鲜橄榄能够够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中医素来称橄榄为"肺胃之果",对于肺热咳嗽以及咯血颇有益,同时果肉中富含膳食纤维,适用于咽喉肿痛症状,对于经常使用嗓子的职业人群如教师、导游、客服等来说,更有良好的护嗓功效。橄竹梅茶有清肺润喉之效。用治久咳及劳累过度所引起的失音,治急、慢性咽喉炎等。
原材料:2个,绿茶5克,白糖10克。
制作方法:加水共煎取汁。日2剂,每剂煎汁1杯,温服之。
(四)百合冬花饮
款冬花性味辛、温,为润肺止咳良药。中医处方里,款冬花的使用率很高,主要对肺虚久嗽、肺寒痰多的咳嗽最为适用。百合冬花饮适合秋冬咳嗽,咽喉干痛,略见有痰者,对支气管炎、哮喘可以作辅助治疗。
原材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二药同放砂锅中,加水浸泡半小时之后,先大火后小火煎煮两次,每次需要20分钟。两汁合并之后加入冰糖。
(五)生甘草茶
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甘草生用,其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更为突出,特别适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的咽炎患者,可以单用煎服,也可以与桔梗同用,以增加宣肺祛痰、利咽止痛的功效。
原材料:桔梗3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取桔梗3克,甘草6克,加开水焖泡20分钟即可以饮用。
(六)参麦茶
党参补气、麦冬润肺滋阴、五味子去心火。党参容易加重热性,发烧者不宜饮用。
原材料: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
制作方法:取全部材料加500CC水煮开,转小火再煮5分钟去渣,饮用即可。
(七)桑菊枇杷茶
桑叶可以清肺润燥,桑菊枇杷茶能够够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原材料:桑叶15g,菊花20g,枇杷叶20g。
制作方法: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每日1次。
(八)橘红茶
橘红茶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橘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粘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原材料:橘红3克,绿茶5克。
制作方法: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
二、肺干燥喝什么好?这些食物也能够够润肺哦!
(一)川贝雪梨猪肺汤
原材料:猪肺120克
制作方法:
1、猪肺洗净切件,放开水中煮5分钟,再用冷水洗净干水。
2、将川贝母9克洗净打碎;雪梨连皮洗净去蒂和梨心,梨肉连皮切成小块。各物料全部放入沸水锅之内,文火煮上2小时,调味后随量饮用。
(二)杏仁雪梨山药糊
原材料:北杏仁10克,雪梨1个,淮山米粉、白糖适量。
1、先将北杏仁用开水浸去外皮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取肉切粒;然后把杏仁、雪梨粒放搅拌机内,搅拌成泥状。
2、用清水适量,把杏梨泥、淮山米粉、白糖调成糊状,倒入沸水锅内(沸水约100毫升),不断搅拌煮熟即可。
(三)冬菇雪耳猪胰汤
原材料:猪胰1条,猪瘦肉60克,冬菇15克,雪耳9克。
制作方法:
1、先将冬菇洗净;雪耳浸开洗净摘小朵;猪胰、猪瘦肉洗净切片。
2、然后把冬菇、雪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放猪胰、猪瘦肉,再煮沸调味即可。
这些茶叶除了清咽利喉还可以滋养肺部,大家可以经常饮用,不会有害,肺干燥喝什么好,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食物都有润肺的效果的,比如山药、芹菜、红薯以及大枣都是可以的,大家不妨多多食用。白色的食物入能肺,秋分前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润肺食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