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牙刷用3周比马桶水脏79倍。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很多人都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及时刷牙,觉得这样就能把好第一道关。牙刷并非你想的那么干净。使用了3周的牙刷,细菌数量高达百万,超过9杯抹布水中的细菌量,以及29个1元硬币的细菌量,是马桶水细菌含量的80倍。
将使用过的牙刷和马桶水、抹布水、硬币的清洁程度相比,除了恶心人,还能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是要让人不再使用牙刷,那真是误人子弟。如果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牙刷的清洁和及时更换,那真可谓用心良苦。
牙刷上的真相
我们的口腔里本来就有上百种微生物。刷牙的时候,确实可能会有部分细菌转移到牙刷上。不用的时候,环境中的细菌也可能会附在牙刷上。要说牙刷上有多少细菌,不同的人、不同的存放环境,差别可是大了去了。有的研究报道称,牙刷上活的微生物总数在0~1亿个之间,有的研究结果则是1万~100万。可见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是很大的。
牙刷上有细菌的说法并没有错。也有些厂商研发出了用于牙刷消毒的产品和抗菌牙刷。不过,目前的临床证据并不能说明牙刷上的微生物会对口腔健康、人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暴露在充满潜在威胁的微生物环境中。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拥有抵抗这些威胁的机制。所以,人们并不是一接触致病微生物就一定会生病。
不过,尽量保持牙刷的清洁卫生当然更好。谣言粉碎机调查员为大家提供几条来自美国牙科协会的建议:
第一,不要和其他人共用牙刷。共用牙刷会带来体液和微生物的交换,使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免疫低下、处于感染疾病期的人尤其要注意。
第二,刷完牙,要将牙刷上的牙膏、污垢彻底地洗干净。牙刷用完以后要尽量刷头朝上摆放。保持干爽有助于减少细菌。多支牙刷应该分开放,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避免将牙刷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在密闭容器中,牙刷很难保持干燥。而相比干燥的环境,潮湿的环境更利于微生物快速繁殖。
以上谈的是一般情况。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比如服用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化疗的病人,这些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的再次感染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人需要格外注意牙刷的清洁,可以使用合格的牙刷消毒产品,并且要经常更换牙刷。
“3个月换一次牙刷”是怎么回事
关于牙刷,还有一个说法常常被提及:3个月就要换一次牙刷。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牙刷毛会卷曲、破损,这样的旧牙刷清洁能力已经变差,不能很好保障牙齿的健康和卫生。而3个月的时间期限,则是依据大多数人的牙刷损毁情况得出的。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依据。1986年发表在《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Periodontology)上的一篇文章就研究了“旧牙刷清除牙菌斑是否不给力”这个问题。一组志愿者连续10周不更换牙刷;另一组志愿者每2周就换一次牙刷。10周后,研究者比较了他们的牙龈状况和牙菌斑的数量。结果发现,第一组志愿者牙齿上的牙菌斑数量明显多于后一组志愿者。两组志愿者的牙龈状况倒是没有什么差别。看起来,好像用旧了的牙刷确实在清除牙菌斑方面逊色一些。实验还显示,人和人差别非常大:有些人的牙刷才用了2周就已惨不忍睹,有的用过10周外观依然不错。
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谣言粉碎机调查员发现了让人惊讶的后续研究。1996年,另一篇同样发表在《临床牙周病学杂志》上的文章再次讨论了这个问题。这一回,研究者的实验方案与前次稍有不同。他们对同一个实验对象使用同一支牙刷在不同阶段的牙菌斑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进行了9周,每3周为一个阶段。随着牙刷磨损情况的加剧,牙菌斑的数量反而降低了。同样,对于不同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牙刷的磨损情况也各不相同。即使根据牙刷磨损情况,将志愿者分成“严重”和“轻微”两个组,在清除牙菌斑的效果上,组间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能力差异。各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旧牙刷在有效控制牙菌斑的生成方面并不逊色。
类似的结论在2000年、2002年的两项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尽管实验方案不同,但这两项研究都考察了使用3个月的牙刷与新牙刷清除牙菌斑的效果。结论同样“没有显著的差别”。而2006年发表在《牙科研究杂志》(JournalofDental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则将小朋友(7、8岁)作为考察的对象。研究者同样发现,在清除牙菌斑方面,使用了14周的牙刷和新牙刷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别。
结论:谣言粉碎。为了大家的健康,保持牙刷的卫生是必需的。牙刷上确实可能有许多微生物,但是人们的习惯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牙刷上的细菌量波动很大,流言中那些明确的数字完全是在扯淡。另外,目前的临床证据并不认为牙刷上的细菌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另外,牙刷也不一定要经常换,有研究显示,用过3个月的牙刷的清洁能力与新牙刷差异不大。
牙刷刷马桶会得什么病
美国奎尼匹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公共浴室中大肠杆菌的传播情况,他们从平均9.4人共用的浴室中收集了牙刷,发现这些牙刷不管如何存储,至少60%会被粪便污染。
而无论是用冷水、热水或者漱口水进行清洗,其结果仍不存在差异。大肠杆菌常见于人类粪便,在人们冲洗厕所时可通过空气传播到牙刷上。
“主要问题还不是你自己的粪便在你的牙刷上。”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Lauren Aber指出,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使用相同的浴室,那么牙刷上的大肠杆菌有80%的几率来自他人。
当你的牙刷覆盖了别人的粪便,上面包含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都不是你人体正常菌丛的一部分,因此更有可能致病。
牙刷是已知的公认污染源,其潜在的微生物包括肠道细菌和假单胞菌,它们会导致腹泻、皮疹以及耳部感染。
除此外,牙刷上可能还藏有其他的危险细菌,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疱疹病毒以及假丝酵母属等。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重复使用牙刷可能是口腔感染的主要致病源。
研究人员认为,使用牙刷套并不能帮助阻止细菌,因其会让牙刷毛处于潮湿状态,反而更适合细菌增长。牙刷使用完后,刷毛上会残留牙膏、食物残渣等杂质,清洗时宜在流水下搓洗干净,否则易令病菌滋生。
潮湿环境是病菌滋生的温床,因此清洁完牙刷后,应刷头朝上放置,注意刷头不要接触别人的牙刷,避免交叉传染。
使用牙刷前要确认刷毛干燥,最好准备两支牙刷早晚交替使用,这样可确保使用时刷毛干燥。
使用了3周的牙刷,细菌数量就高达百万。因此,及时更换牙刷也是保证口腔卫生的关键。
牙刷尽量每月换一次;由于小孩喜欢咬刷毛,因此儿童牙刷更换得要更频些;电动牙刷由于自带震动去垢功能,建议3~4个月换一个刷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