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却往往扛不住突如其来的疾病。许多平时经常上医院、病恹恹的人,反而活得更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些人更加注重保健养生。那么,如何去养生呢?中国传统的养生经验十分丰富,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到流传在乡间的谚语格言,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大智慧。
1不乱用保健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有人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其实不然。中药也是药,也有几分“毒”。
近年来,补肾壮阳、温补肾虚的保健品在市场中销售得红红火火,胡乱服用补药,严重危害健康。另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冬虫夏草也并非神药,盲目服用也会致病。
2少食利长寿
古代医书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而许多经验都讲到两个字:节食。节食,不是不吃东西,而是调控节制饮食的质量与数量。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大多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
怎样才算不过量呢?进食后:不胀,不闷,不气短;晚上:不干,不苦,口不黏,不打呼噜,不流涎;白天:头脑清醒,口气清新,没有疲惫感,工作效率高。
3不偏咸、不偏荤,多吃菜
偏咸不利于健康。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天天大鱼大肉、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让身体受不了,于是造就了无数肥胖儿、脂肪肝。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4生命在于运动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经济、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运动方式。那么如何步行才是科学的呢?每天快走两次,每次2000米,中间可以间歇2次。速度以每分钟100步左右为宜。时间在30~45分钟。走后不气喘,不心慌,不头晕,不大汗淋漓,要浑身舒坦,第二天不觉得累,这就是适度。
5平常心才长寿
养生先养心,这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养心,就是调整心态,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态,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心态好,就长寿;心态不好,就生病。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比来比去,总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于是厌世、颓废、抑郁……很多疾病大多与心境有关,古人说:“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对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不比财富,不比身体;要比快乐,比轻松,比谁活得自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